您当前位置:中国菏泽网  >  曹风  > 正文

春酒介眉

作者: 来源: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: 2023-04-18 09:52

褚 海

春酒之说,渊源已久。《诗经》中说“八月剥枣,十月获稻。为此春酒,以介眉寿。”酿酒如耕种,节令和工序都很重要,历来有“秋收粮、冬入窖、春出酒”之说。冬天始酿,春天方成,故名春酒。“介”是祈求之意,“眉寿”即为长寿。春酒介眉的意思是在春天酿造好的美酒,以祈求长寿、祝愿美好。

1977年春节,张大千画了一幅清供小品赠给张学良,题款“为此春酒,以介眉寿”。画中有梅花、水仙、岁竹、花瓶以及茶壶、水杯等,虚实结合,色墨相间,画面清丽雅致,意趣盎然,不失为一幅佳作。古人作画,向来讲究寓意。比如,梅花代表“眉寿”,岁竹和花瓶寓意“竹报平安”,水仙预示幸福美满……此画虽尺幅不大,却用心良苦。彼时,张学良已年逾古稀,自“西安事变”后一直被辗转软禁,直到1970年后始获自由。他与张大千因书画结缘,堪称莫逆。时值新春佳节,张大千赠画以贺,看似平淡无奇,实则意味深远。
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诗、书、酒、画交织相融,共同催生了绚烂的文明景观。历代艺术家大多都喜欢饮酒,张大千也不例外,更何况他出生于四川,那可是处处有佳酿的美酒之乡。尽管后来他有著名的“三戒”之说,曰戒赌、戒酒、戒画虎。但我认为,饮春酒在他心底应该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。唐诗中有一首有名的咏春佳作:“春水春池满,春时春草生。春人饮春酒,春鸟哢春声。”新春饮春酒,在古人看来,是不可或缺的生活习俗。时至今日,我们现代人或许更加注重那份仪式感了吧。

疫情宅居期间,我初读这首唐诗,脑海中立即闪现出一幅生机盎然、幸福祥和的春日图景,心向往之、念念不忘。奈何当时疫情严重,大门不得出、二门不敢迈,徒留一声叹息罢了。待到疫散春来,前几日与朋友相约去了菏泽城西的国花酒厂。那日天朗气清、暖阳和煦,厂区内外草木萌发、春酒溢香,车间工人正忙碌地收获着岁月馈赠的佳酿……在这万物勃发的春日,饮上一杯春酒,确有“与古人同醉”之况味也。

“暮春者,春服既成,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沂,风乎舞雩,咏而归。”春风和融,牡丹吐蕊,是时候走去家门感受春光了。如邀得三五好友,不妨到菏泽转一转。沐浴春光、赏观牡丹、浅酌春酒,微醺之间品享曹州春日的诗酒年华!

责任编辑:
分享到:
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|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:鲁新闻办[2004]20号 |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180017
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09012531号 |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菏泽网